物流和電商一起發展才是王道
發布時間:2025-07-05 00:12:31
物流和電商一起發展才是王道
?
? ?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也在高速發展,但是物流卻一直是制約電商發展的軟捏。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購物的首選。但是,網上購物能否真正體現便捷性,不僅在于網上購物的方便性,還取決于所購貨物能否及時送達。調查顯示,選擇網上購物的首要原因中,價格因素占48.4%,占據首位,而“方便快捷,可以送貨上門”的因素占25.7%。
?
? 對于電商企業而言,快遞是用戶體驗的最直接的環節,有時甚至決定了電商生存和發展空間,對于物流的管理和執行越來越成為電商的重點。
?
恰恰在這一點上,中國的電商物流很不爭氣。消費者對電商物流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是物流投寄速度太慢。
?
與此同時,面對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很多企業投身電商業務,導致電商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剛剛過去的“815”電商大戰,幾乎主要的電商都卷入價格大戰。現在,電商大戰對資源的爭奪又蔓延到物流領域,電商要求物流企業要在主要電商之間選擇站在哪一邊。近期選邊站的結果,就是天貓與申通等九大快遞達成戰略協議,申通快遞決定停發京東商城快件,從而讓電商與物流的矛盾公開化。
?
嚴酷的競爭現實,使電商意識到,物流已經成為制約電商發展的短板。如何彌補這塊短板使電商大傷腦筋。
?
要解決電商物流問題,電商面臨以下選擇:
?
第一,電商自建物流。面對電商物流不好掌控的局面,電商組建自己的物流系統的想法由來已久,近期京東與申通“決裂”的新聞,更加強了物流企業自建物流系統的決心。現在,亞馬遜、京東、1號店、凡客、易訊在一二線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絕大多數都采用自己的物流人員,就是這種電商物流模式的最好注解。
?
作為電子商務的全球領航者,亞馬遜在中國最困難的時候斥巨資建立物流系統,最終熬過了“冬天”,迎來一個新的發展。
?
國內各大電商也早就開始布局物流行業。馬云曾經豪言阿里巴巴要建立“大物流”系統,京東商城未來3年內將投資100億元用于物流建設。身著1號店員工服的快遞員如今也屢見不鮮;易訊更是以一日三次配送的自建物流作為一大優勢進行推廣。
?
“自建物流”似乎成了趨勢,消費者似乎也更青睞有自己物流的電商。
?
不可否認,電商自建物流確實在送貨速度和服務態度上確實比以前有不少提高。但是,畢竟電商和物流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在電商行業擁有競爭優勢,并不等于有能力搞好物流配送。
?
現實是,自建物流體系并不如想象般美好。建立起一個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對任何一家布局全國的電商而言,所需費用都是難以承受的。并且,電商自建物流在運營中也不得不面對成本壓力,以及配送速度的瓶頸,在和傳統物流企業的競爭中,并沒表現出應有的優勢。由阿里巴巴入股的星晨急便在今年3月份倒閉就是例證;
?
如此看來,自建物流不僅沒有解決電商物流配送問題,卻反過來加重了本身就困難的電商資金壓力。
?
不僅如此,電商自建物流也會反向刺激物流企業試水電商。目前,國內包括順豐、郵政等公司在內的快遞企業,也開始推出自己的電商網站。
?
物流企業與電商之間的跨界擴展業務,激烈的競爭將難以避免。
?
從長期來看,自建物流并非一個正確的方向。
?
第二,采用第三方物流,結成戰略聯盟,促進物流一體化。電商與物流兩個行業可以用“唇齒相依”來形容。快遞行業,尤其是民間快遞,發跡于電子商務初期,在電子商務爆發時期,也是民間快遞業如日中天的時候。今天,兩個行業都面臨這樣的選擇,即雙方選擇何種發展戰略,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而彼此之間的無縫銜接的戰略合作或許是最佳結局。這樣既能發揮各自優勢,也能兼顧彼此的利益。目前,電商在三四線城市的快遞業務就是采用與快遞公司的合作來完成物流網絡建立。作為純平臺的天貓不久前就與九大快遞簽署了合作協議。
?
在實踐中,電商和物流的合作已經形成了輕公司輕資產模式、垂直一體化模式、半外包模式、云物流云倉儲模式。
?
理想的電商與物流之間的合作模式,電商在本地采用自己的物流服務,在異地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由專門的物流企業作為供應鏈服務提供商,為各電商企業提供 “定制”服務,完成商品的配送,以達到雙方利益的均衡和成本優化。www.wuliu55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