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后奢侈品行業能快速復蘇嗎
發布時間:2025-07-05 09:22:13
往年這個時候的米蘭、巴黎或紐約,正是人流熙熙攘攘之時,許多時尚達人在巴黎世家的秀場和香奈兒的派對之間不斷穿梭。但今年,這種熱鬧的場面不見了:往年輪番舉辦的各種時裝周已被取消,改成了線上時裝秀;出售愛馬仕領帶和普拉達鞋子的店鋪剛剛重新開門營業,經營者正在為如何處理疫情前積壓下來的過時商品而發愁;那些曾經可以隨時“帶貨”的網紅博主們,現在也陷入了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更為嚴重的是,整個奢侈品行業遭受的巨大損失、各大品牌不斷下滑的銷售額、權威機構預估的漫長恢復時限等等利空消息,似乎讓人們開始為這個本應散發出永恒傳承魅力的行業擔憂起來。
當人們身處危機時,總是會拿之前發生的危機來進行比對。這一次被人們拿來比對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
那場金融危機的第二年,“2009春夏巴黎時裝周”如期舉行,《紐約時報》描述了當時的場面——“今天的巴黎仿佛重回瑪麗·安托瓦內特(法國大革命之前當政的國王路易十六的妻子)時代,人們吃不飽飯,卻還是無法停止對華服的追逐?!?/p>
根據《經濟學人》發布的數據,如今奢侈品的在線銷售額平均占總銷售額的7%至8%。路易威登表示,其在線購物占總體銷量的比重如今大大高于疫情之前,通過百貨商店實現的銷售額可能會繼續減少。圖為某地的工人正在拆除路易·威登(LV)店面外立面標識。CNSPHOTO供圖。
疫情之下行業生變
從手提包到高級時裝,再到鉆石戒指和昂貴的瑞士手表,個人奢侈品行業在過去幾個月里進入了休眠模式。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在3月至5月的疫情高峰期,美國奢侈品的銷售額同比下降約75%。
全球經濟衰退的陰云籠罩著這個靠消費者信心推動的行業。除了短期沖擊之外,該行業的制造方式和銷售方式都面臨著一場全面變革。時尚流行的趨勢曾經十年一轉變,而如今卻可能幾個季度一變。疫情帶來的第一個變化,就是線上銷售額的增加。
根據《經濟學人》發布的數據,如今奢侈品的在線銷售額平均占總銷售額的7%至8%,約為H&M和ZARA等大眾時尚零售商占比的一半。路易威登表示,其在線購物占總體銷量的比重如今大大高于疫情之前,通過百貨商店實現的銷售額可能會繼續減少。
疫情帶來的第二個變化則是生產成本的上升。盡管奢侈品牌喜歡炫耀自家“工匠”手工縫制的手袋等產品,但由于人工費用的不斷攀升,現在即便是最奢華的品牌也悄悄將部分產品的生產外包出去,甚至一些品牌一半以上的產品都會依靠外部生產。這些供應商通常是意大利的小型家族企業,在疫情發生之前本就利潤微薄、財務緩沖能力差。疫情發生后,奢侈品品牌商不得不加緊向這些企業提供經濟上的援助,以免其就此一蹶不振。
第三個變化是市場的細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疫情發生以來,香水和化妝品的銷售維持得最好——顯然,人們不會因為封城而不護理皮膚。而時裝公司的麻煩則大一些——居家隔離的時尚達人們不再需要添置那么多衣物。更糟的是,與珠寶或手袋不同,積壓的服裝正在迅速過時,這對時裝公司而言是個巨大考驗——由于擔心傷害品牌價值,奢侈品行業一般不喜歡公開打折。與時裝公司相比,像歷峰集團這樣的高檔鐘表制造商面臨的風險更大,因為它們已習慣了通過交易會和貿易展來吸引經銷商。但由于疫情的影響,這些展會都被取消了。
種種跡象均顯示出奢侈品行業同樣面臨著疫情帶來的沖擊。
《經濟學人》預計,今年奢侈品的銷售額將下降1/3,且最快要到2022年才能恢復。由于奢侈品公司的成本大體上是固定的,所以銷售額的下降意味著利潤的壓縮。更痛苦的是,在銷售額下降的同時,這些奢侈品品牌商還要照付房租、照打廣告(最奢華的品牌每年的營銷支出近10億美元),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