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與快遞從業者道路交通安全何去何從
發布時間:2025-07-05 00:07:23
外賣與快遞從業者道路交通安全何去何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催生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一日三餐通過網上下單送貨上門服務,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美食,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為了搶時間,不少外賣送餐員簡直是在“用生命送餐”,無視交通規則,搶行逆行等違規現象頻發,相關交通事故屢見不鮮隨著外賣服務的深入人心,外賣送餐員也人數大增。但與此同時,部分外賣員無視交通法規而導致的交通事故也與日俱增。闖紅燈、逆行、騎車時使用手機......外賣小哥在駕駛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已經成為令各地頭疼的難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快遞外賣給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快遞外賣車輛的交通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引發的交通事故攀升速度也較快。 2019年10月08日13時30分左右,王某某(男,29歲,外賣騎手)在上述時間駕駛電動自行車沿天津市南開區鞍山西道北側非機動車道由東向西(逆向行駛)至與白堤路人行橫道處時,與由南向北橫過人行橫道后左轉進入非機動車道的李某(男,50歲)駕駛的自行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導致李某受重傷、車輛受損。
根據現場勘查、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視聽資料、鑒定結論等證據證實:王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在道路上逆向行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條之規定,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李某不承擔責任。像這樣的交通事故路面上經常發生,面對收入低微的外賣與快遞從業者發生事故后更是無法承擔事故雙方醫藥費等各項損失,經常有因為事故賠償等問題導致事故雙方矛盾升級,甚至大打出手,增加了極大的社會隱患。本人結合工作實踐,粗淺地談談快遞外賣行業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對策建議:
行業管理存在漏洞。根據網上查詢與工作接觸的知曉范圍,很多地方雖然有快遞行業協會、外賣行業協會等類似組織。但是,由于快遞外賣雖然是通過網絡的形式實現營銷的目的,最終短途的物流或配送均采用實體網點經營,可謂“空中下訂單,地面接實物”,由于作為末端的實體網點多、分布廣,從業人員復雜,使用的交通工具也多種多樣,導致行業監管陷入尷尬的境地,行業自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車輛安全隱患突出。電動三輪車之所以成為快遞行業的首選交通工具,是因為電動三輪車價格便宜、操作方便;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大多不需要駕駛技能培訓便直接上崗工作。摩托車、超標電動自行車等輕便型車輛成為了外賣行業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于靈活、方便、快捷。無論電動三輪車、摩托車、超標電動自行車等車型,在進入快遞外賣行業時,無一例外都改變了出廠時的結構,或非法改裝改型,或加裝大功率電池、拆除限速器、更換輪胎、違規安裝載貨架(廂)、遮陽棚架等等,構成了車輛的諸多安全隱患。
交通違法屢禁不止??爝f和外賣講究的是速度,很多快遞外賣車輛超速行駛、旁若無物地隨意穿插亂行、橫沖直撞,成為了城市和一些中心鄉鎮最顯眼的交通丑惡行為,險象環生。闖紅燈、接打電話、不按車道行駛、強行超車、逆向行駛、亂停亂放、隨意調頭、隨意停靠、不避讓行人等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更有部分無證駕駛、酒后駕駛及私自改裝改型車輛的,拒絕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檢查,甚至使用暴力抗法手段伺機逃脫處罰。
交通事故處理較難??爝f外賣行業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的特點是臨時性、隨意性,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肇事當事人難以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而極易逃逸??爝f外賣實體網點出于減少成本的考慮,其雇傭的物流或配送人員大多未與實體網點簽訂勞動合同,在發生交通事故后,實體網點往往否認肇事者是其員工,拒絕提供賠償。另外,快遞外賣行業的配送車輛中非機動車占絕大多數,雖有公司向保險公司投保,但程序繁瑣賠償過程復雜,一旦受害當事人無法得到賠償,極易導致受害當事人或近親屬上訪、鬧訪等問題發生,影響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