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熱”起來
發布時間:2025-07-05 09:44:48
冷鏈物流“熱”起來
冷鏈物流是運輸生鮮果蔬的重要基礎設施,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近年來,隨著生鮮電商、蔬果宅配等新經濟模式興起,冷鏈物流迎來了黃金機遇期。冷鏈物流有哪些新形式?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只需輕輕一點手機,水果蔬菜、肉禽蛋品、海鮮水產等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生鮮產品就能第一時間送到家門口。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人們網購需求增多,生鮮產品配送量加大。無論是包裝、倉儲、運輸,還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環節,哪一部分缺少冷鏈物流,都會影響產品品質。2020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達4698億元。冷鏈物流如何保證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
氣調保鮮
高氮低氧讓鮮杏“冬眠”,保鮮期從7天延長至25天
初夏,杏園內,顆顆杏子已掛滿枝頭,風中傳來香甜的氣息。
這里是新疆喀什地區英吉沙縣,是新疆10個尚未摘帽的貧困縣之一,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艱巨。這里有著400多年的杏樹種植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杏樹。然而保鮮期短、運距長的問題一直是英吉沙鮮杏“走出去”的攔路虎。
如何打通鮮杏出疆路?氣調保鮮技術成為一種選擇,通過調節氣體比例,實現貯藏保鮮。
2018年,新疆果業集團與英吉沙縣合作,開始建立鮮杏生產、包裝、銷售標準化管理體系。2019年,新疆果業集團在英吉沙建設了1條自動機器分揀生產線、9條充氮包裝線。在生產線上自動分揀之后,鮮杏被放入蛋托式包裝盒內充入氮氣封裝。在高氮低氧的包裝盒中,鮮杏開始代謝緩慢的“冬眠”,保鮮期從7天延長至25天。再以冰袋、吸水棉和防震棉保護,杏果經過長距離運輸之后,依然能保證新鮮品質。
新疆果業大唐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楊永翔介紹,一種搭載綜合保鮮技術、智能網聯技術、云平臺管理技術的新型智慧多功能冷藏車“智鮮倉”也在助力新疆水果走出去。2019年7月,這款新型冷藏車已成功將30噸英吉沙縣鮮杏運到北京銷售。
“我們的杏子如今不愁賣了。去年,我家靠杏子掙了將近兩萬元。”站在自家的杏園內,杏農吾布力信心滿滿。
冷鏈專列
在650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生鮮運輸上,有明顯成本優勢
在內蒙古滿洲里口岸,一車車果蔬正在快速通關,它們將經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轉運至莫斯科等地,同時,大量的肉、奶制品、冰激凌等食品,又隨返程列車進口至中國,形成“雙向運輸”通道。
每年有超過30萬噸的國內果蔬經由滿洲里口岸出口到俄羅斯,由于鐵路冷鏈運輸成本不斷下降,不少果蔬出口商開始嘗試通過鐵路集裝箱將果蔬出口至俄羅斯。
“疫情防控期間,從哈爾濱運到莫斯科,同等數量的貨物公路比鐵路貴1/4以上。”黑龍江龍運集團哈爾濱俄運通科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爽介紹,鐵路冷鏈集裝箱在650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果蔬生鮮運輸上,有著比較明顯的成本優勢。
此外,鐵路運輸還有不受天氣影響、安全快捷、運輸能力強等優點。“前些年由于技術尚不成熟,成本較高,幾乎沒人選擇鐵路運送果蔬。”張爽說,“現在不同了,隨著冷鏈運輸技術的進步和完善,果蔬經過十二三天的運輸依舊能夠新鮮如初,運輸價格也不貴。”
據張爽介紹,俄運通公司的“龍海號”鐵路冷鏈運輸集裝箱是符合國際聯運標準的新造40尺油電一體冷藏箱,可根據不同果蔬生鮮的運輸需求,進行溫度、濕度自我管理和遠程調節,并且配備全球定位導航和新風系統,“客戶可以通過俄運通公司的監控平臺全程知曉貨物狀態,冷鏈運輸全程實現數字可視化、遠程可控化。”張爽說。
“鐵路運輸果蔬具有運量大、價格低、速度快等諸多優勢,探索鐵路冷鏈運輸果蔬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為疫情防控中果蔬出口注入了很大動力,海關給予充分的支持和幫助。”滿洲里車站海關副關長吳慶巖表示,滿洲里海關主動優化業務流程,為果蔬出口申報提速,實現果蔬出口申報“零延時”。
據統計,自4月2日首列果蔬班列開通以來,經滿洲里鐵路口岸運輸出境的果蔬已累計發運百余個集裝箱,運送出口果蔬4794噸,品種多達30余種。